生产过剩不是经济学问题

(分享视频:温铁军王德培认为新质生产力内涵是啥,能解决什么问题?#新质生产力)

这两位还在用几百年前的思维去认识今天中国和世界发生的问题。这种落后的思想是阻碍中国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更是外交困境的来源。因为,“生产过剩”严格说不是经济学问题,而是人类学或社会科学问题,因此,当前中国的生产力问题不是是物质生产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换句话说,是社会性质问题;或者说,是构成和决定消费的力量被什么阻碍着的问题。

因为,消费是和人的发展相联系的,而人的发展是社会问题。所以,消费能力不仅是物质生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人的欲望(精神、意识等)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人的精神被生产出来后,又赋予了生产新的形式和多样化。也就是说,生产过剩不是因为消费不足,而是生产无法满足社会的、人的多样化的需求;或者说,人的精神发展被压制了;又或者说,人的享受能力没有被生产出来;再或者说,人的欲望被压制了……等等诸如此类,这都是同一反复的解释。因为人的欲望,或精神、或享受能力是被历史生产出来并被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所以,消费当然是物质生产对吃喝住穿等需要所满足的对象,但是,人的精神也有其对象,而这个对象是在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之后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出来的。从而,人的这个对象赋予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形式。

而在过去的历史中,人们不是从人的欲望的基本需要出发去解释物质生产,而是相反,是用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精神生活去解释。而这是一切阶级统治,尤其是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例如,自诩为农民儿子的历代俄国沙皇;包括马克思之前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那种为人民谋幸福(如:魏特琳)的思想,和纳粹德国希特勒那种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信念。他们都没有意识和认识到,这种观念以及对这种观念需要的社会是历史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这种思想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反动的。

因此,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在科学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这只不过生产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表现;或者说,是资本的目的与人的需要产生矛盾的表现,因此,社会革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式。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被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所误导,以至于中国封建主义分子常常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去解释恩格斯的这段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段话太过于抽象,以至于人们无法认识到马克思的科学贡献在于认识到,人们的精神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人们的精神发展又为物质生产提供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即,人们的审美能力、享受能力、思维能力……等人的精神和意识为物质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多样化的、人人特殊的消费需要同时又是普遍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

这种消费不足,同时又是生产过剩的情况从我国很多城市的街边商店就能看出来,如很多城市的街道两旁除了餐馆和以及一些基本需求的店铺之外还有什么呢?而反观发达国家街道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提供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着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所以,马克思说生产过剩这个说法是很荒谬的,那无非是说明资本为发财生产的东西过多了,以及为了扩大这种权力资本之间而产生的恶性竞争导致的。

美国以及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生产过剩”的看法就是基于以上原因而说的,换句话说,美国的指责是指出中国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即社会关系的变革。因为,如果一国的生产都只是为了到世界市场上去竞争,那么发达国家的多样化社会大生产结构必然被这种单一的生产所摧毁,这是由于多样化的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单一的生产成本。所以,如果我们国家还不清醒,对生产力的理解这么落后和狭隘,那么全世界都将与中国为敌。

所以,生产过剩、就业不足、储蓄率高、消费不足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因此,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什么发展生产解决,因为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通过同一层面解决是基本逻辑关系。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