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和新能源车

关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都是从技术角度,而没有从历史科学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如果就技术角度上看,我认为氢能源代表未来。因为,以电为驱动的车早在1834年就出现了,电力驱动的船出现在1838年的圣彼得堡;电力驱动的机车出现在1841年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的铁轨上。所以就其能源形式而言,没有任何“新”可言。但是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去看,新能源车的出现是必然的,是可以被科学的理解和解释的。

例如丰田汽车对新能源车看法从技术角度是正确的,但从科学角度是错误的。科学与技术有紧密的关联性,但却是不同的问题,科学是抽象的,技术是具体的,抽象的科学可以产生具体的技术,如法拉第对磁场的抽象物理学研究直接产生了电动机的发明,但具体的火药发明却没有产生热力学定律。技术作为实践,其先进性在市场竞争中无疑是战斗能力的表现。但是不要忘了,科学是历史的,它的基础社会整体,它不可能从属和服务于某个企业。因此当一项技术的先进性具有排他性时,科学就会起来反对它并产生革命。先进并不一定战胜落后,历史告诉我们,先进的民族往往被落后的民族征服,如欧洲历史的匈奴人和中国历史中的女真人一样。

所以同理,历史,即科学本身不允许技术凌驾于它之上,妄图通过先进技术的发明对科学体,即对社会造成威胁必然引发斗争。科学与技术之间有合作也有斗争,就像文明与文化之间一样。技术和文化只不过是科学与文明的手段和表现,是受科学与文明支配的,历史有它的逻辑,马克思说历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企业或技术就像一棵树,科学和社会就像天空,用尽所有技术手段让一棵树生长,这棵树也不可能刺破天空。

因此,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一定能够成功,同样,革命性的科学和伟大的思想也往往不被当代人所熟知,只有等待历史给出回答。或者说,只有等到社会关系,即科学体发展到符合其出现的程度时才会出现。技术在市场中往往勇猛直前,科学常常冷眼旁观,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有句话:“科学是指挥官,实践是士兵,但是有时士兵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就赢得了战争;有时指挥官依靠聪明的战略,无需士兵交火就取得了胜利。”

对科学与技术之间问题的理解在现代企业中制定战略时非常重要,目前西方很多大企业都使用科学哲学专业的人才对政治条件、技术伦理、市场方向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建立科学的竞争策略。我国和日本很多企业的问题就在于不懂政治和科学哲学怎么看待市场问题,往往都是从生产、销售和技术角度看待市场问题,不知到政治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市场发展作为科学的表现应该是什么表现。

资本主义生产是在对抗性中发展的,而对抗性不仅在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斗争,在资本中也表现为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同样,在机器世界中也有斗争,例如,机械表和电子表代表了不同价值观,在机械表看来,电子表能是表吗?但在电子表看来,人们戴表的不就是看时间吗。因此,就其职能的目的而言没有不同。

在过去的资本主义的历史中,早期大型企业集中化生产所使用的蒸汽机成本之高是小企业无法负担的,而电力为生产提供动力的形式让小规模生产具备了生存的基础。同时由于电力网络铺设的广泛性,让一些小型生产可以根据本地的需求进行本地化生产,从而平等的参与到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同时,大企业从生产效率和运输成本的角度出发也把生产散布在不同地区。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