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以赛亚·柏林的《卡尔·马克思》

以赛亚·柏林的《卡尔·马克思》这本书,并不是一部关于马克思思想和理论本身的研究著作,而是一部思想史家的作品。因此,书中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错误很多,我的看法是,他几乎不能理解。正如该书后记的作者特雷尔·卡弗所言,柏林自己也承认,这本书“也许过多的受到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和梅林经典阐释的影响。”

但是,这本著作的意义不在于他理解的是否正确,而在于他“纠正”了绝大多数人对马克思那种极端的误解。比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劳动价值、剥削、剩余价值、无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律等等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实际上都不是马克思原创的。马克思所做的,是在这些已有的概念之上进行“创造”,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系和宏大的结构,无论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都包含其中。

因此,对这种理论进行任何形式的进攻都不可能攻克。所以柏林指出马克思理论的这种特性是:“在其高墙之内包含着各种资源,打算要去应击敌人所掌握的每一件武器…它改变了人类思想发展史的进程。”

他看到了这一点,可是并没有继续前进。因为再往前就会发现或者说开始解释马克思的思维方式了,这是他做不到的。在他写此书的年代,马克思的全部著作尚未出版,理解不了是很正常的。

所以今天绝大多数人对那些概念的理解与马克思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恰恰相反的是,都是他批判过的。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这么讽刺。

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使用别人的概念,从而导致大家对他的理论在一百多年来形成这么严重的扭曲呢?

简单的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视角。柏林指出,马克思的成就在于:“就是用人们熟悉的经验性的词汇,为当时那些最困扰人们的理论问题提供了清晰的、统一的答案,并从中推导出明确实际的方针,而没有在二者之间创造一些明显是人为的联系。这就赋予了马克思理论强大的生命力,使之后来的几十年击败对手,屹立不倒。”

柏林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史家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理论的意义,但是他并没有说明这是怎么做到的。而解释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共同面对的并需要做的。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