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的无知:哈耶克与自由主义经济学如何“抄袭”马克思
公知绝对不知道,19世纪后的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抄袭马克思的理论才获得了生命,才能够对自由进行重新诠释。例如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的基础论点是抄袭马克思的,但没抄好。所以恩格斯曾说:“正如德国职业经济学家多年来热心抄袭资本论的同时又顽强的抹杀它一样。”
很多人,包括所谓的“公知”,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截然对立的。他们看到一些打着“马列”旗号的国家走向失败,便草率地宣判了马克思主义的死刑。然而,他们根本不理解,那些举着旗号的国家,恰恰是没看懂马克思。
德国思想家桑巴特早就指出:“美国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模式正在得到最准确实现的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些“马列国家”所展现的,往往是教条化、甚至是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陷入了极权、腐败和动荡。而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被马克思“判了死刑”,却在一百多年来,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和改良(例如建立社会福利体系、保障劳工权利等),越来越呈现出一些共产主义的图景。这恰恰是资本主义在现实中对马克思理论的一种(尽管可能是无意识的)回应和“实践”。
这种现象让那些只看旗号、不看实质的人感到困惑。他们会问:“美日诸国难道不是从《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一路走过来的吗?那时候还没老马呢!” 这种无知令人无语。他们不明白,思想的演进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套僵死的教义,而是一种思辨体系,一种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矛盾。而后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或明或暗地借鉴、吸收甚至“抄袭”了马克思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出新的理论。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说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全部都是马克思的学生。
所以,当有人言必称“逻辑常识和经验”,试图否定一切理论时,他们恰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说过,他们没有任何一成不变的原则理论,他们的学说本质上就是一种思辨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