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革命
生日说人生,命运与革命。
(一)
中国正处在历史巨变的时刻,但同时要知道,这是中国一百多年以来革命的继续,而且这个革命的路程还要继续一百年才能让中国走向正轨,因为思想之光还没有照耀这片土地,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背负着历史的重负前行。
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争论都是荒谬的,但却是有意义的。荒谬源自对立的思维方式,意义是因为引发人们思考。在经济发展到如此地步的情况下,必须找出生路,妄图借助现代科学知识即理性专业化的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社会发展并不是随着经济发展就能发展的,社会发展的落后将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社会发展的落后程度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革命就会发生。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这些现象出现无非表明一个事实:生产力和交换关系发生了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此。
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形式争论或斗争,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些争论与一百多年以来所有落后民族在思想上的争论是一致的,它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例如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争论,可以分为"西方派"和"民族派",那些争论与一百八十年前俄国的"西方派"和"斯拉夫派"的争论一模一样。这两派的争论下又衍生出出"斯拉夫为体,西方为用"等各种派。“斯拉夫派"倡导回归斯拉夫民族性和传统的独一无二的伟大存在,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复兴乡村文化。西方派则接受西方自由主义学者的各种理论。在两派的争论中,俄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于是两派又被看成了"左右"之争,实际根本不存在左右的问题。因为由于俄国思想和现实的落后,根本无法上升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当列宁最后认识到没有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时,他已经来不及扭转这个趋势。
因此俄国这种封建的或者说落后文明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扭曲成更加专制和霸道的思想和理论,因为这种思想认为社会的不公平或剥削是因为某一阶级的自私自利,是人的贪欲导致的,因此必须构建出一种公平的、正义的社会制度,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实现人民的幸福。基于这一点,党有义务、有权力剥夺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虽然这种手段是暴力的,但对于不公正占有财富的富人也是合理的。而这种理论理所当然的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这种认识与马克思恩格斯是绝对的不同。这种封建思想正如明代李贽在《焚书》中指出的:“公但知小人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尤可救,若君子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以为君子本心无愧也。故其胆益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
马克思恩格斯说那些反对社会主义的人和庸俗的、反动的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最大的误读是认为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分配展开或是兜圈子的。马克思指出:"任何分配都是生产方式本身分配的结果。"因此这既不是生产的问题,也不是分配的问题,而是生产方式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无论苏联在生产和分配上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摆脱解体和落后的命运。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恰恰是、也只能是资本家的或者说人的贪欲才能开辟和实现人类的解放,正如《资本论》指出的:“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了生产而生产,从而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正如中国史学大师吕思勉读完马克思著作的评价:“凡学问,必如此,可谓之伟大。“指出"“倡导以利导之的往往是高洁之士!”
(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始终能够散发出强大生命力的思想,例如老子、释迦摩尼、马克思、尼采都是基于一种思维形式。如果不能理解这种思维形式,你就不能理解他们在说什么。
不会思考问题的人在思考问题时都有这样的差别心,比如:好和坏;对和错;善和恶;道德和不道德;强和弱;美和丑;自私和无私;荣和辱等等,人类问题就来自这种思维形式所导致的社会状况。《圣经》里开篇的故事就指出蛇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知道了善恶,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在古希伯来语中,这个"上帝"类似于老子"道"的概念,是非人格化的概念。善恶之分属于道德范畴,而人类的问题就在于道德以及由于道德而引发的各种愚昧的想法和行为,所以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一旦有道德,就有区分,就有差别心。尼采就指出事物就源自对立面,他说,那些"傻瓜们,而且是傻瓜中的傻瓜"不认为"真理源自谬误,真理的意志源自欺骗意志,慷慨源自自私,智慧的慧心源自贪婪”,而是源自于某种精神,并以此"信念"探求"知识”,相信价值的对立,就意淫消灭坏的,弘扬好的是对的。尼采说:“这种推理方式暴露了一种典型的偏见,借此可以识别所有时代的玄学家。“这个"玄学家"是指那些以道德看问题的人。马克思说:“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问题,就是立即切断了辩证运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确立共产主义原则的根本上就是以彻底否定所谓意识形态为根本,马克思宣告"共产主义者不向人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也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共产党宣言》宣告:“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它要废除宗教、道德,而不是加以革新,所以共产主义是同至今的全部历史发展相矛盾的。“很多人在理解或者说有些人解释这些话的时候,都把这些话的意义扭曲了或者是故意扭曲。除了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无关这个理论论断之外,是因为能够用道德对社会进行说教的都是统治阶级,不能让统治阶级还有为自己的理论用道德观念乔装打扮的余地,必须加以严肃说明,少拿自己有道德骗人,因为社会根本不存在用道德、真理可以发展可能性,凡是用道德、真理表达理论良心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完全是骗子。所以《共产党宣言》指出:“他们不代表真实的需求,而代表真理的需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规律不会有道德观念的区分,正如化学、物理等知识一样。
佛学也是如此把握思维的起点的。所以《金刚经》开篇须菩提就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很多学佛的人不能有成就就在于他还有人的概念,也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他还有对象性,尤其是还有他自己,有的还认为自己身体内住着一个灵魂,梁启超说"认为身体内住着一个灵魂,实乃可怜可笑至极”。这种修行不能有任何成就。所以《金刚经》里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对于很多人读《资本论》读不懂或者说扭曲了,就在于还有各种"相"影响着。《资本论》是没有人的概念的,这个一定清楚。同时这种书难读就在于不能分章节、分段落、分问题,而是要在读的过程中把各种论述悬置于脑子里,把握各种关系的生成与消逝,而不是什么东西的生成与消逝进行整体理解,这里没有人的范畴。《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阿尔都塞曾经对于这个特点特别提醒:在马克思的科学著作中根本没有"人这个范畴,即使其踪影也是找不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也提醒读者"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所以《金刚经》最后有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同样,在《共产党宣言》中有:“共产主义者不提出任何特殊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运动"这种表达,就是指出共产主义理论不是一种理论发明,而是对"历史运动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而不是一种发明。
总之,思想的觉醒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的变革中成长,历史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而已。而一个国家把握和顺应历史的进程和规律需要大无畏的理论和革命的勇气。
对于长久以来对马克思的误解需要重新审视和理解,正如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